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手机绘画科技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手机绘画科技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银行科技岗招聘人数越来越多,这个岗位年薪多少?
我刚毕业就在面向金融行业的软件公司工作过,现在也有不少前同事在银行科技部门就职,下面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银行科技岗位招聘人数越来越多显然是最近几年金融科技特别是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所致。以后通过手机自助以及人工智能审核等方式会大量取代柜台等低门槛重复性质的银行劳动工种。
先从银行本身角度分析,你要去银行科技岗位,那么一定要去总行或者数据中心,那边的职位才是指导制定全行科技工作的核心。退而求其次至少也要去省级分行的科技部。以上两部分的10年工龄年薪在30-80万之间,会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不及互联网大厂,但稳定轻松,性价比极高。是很多互联网大厂大龄程序员向往的圣地。再往下的地市分行科技岗基本就是杀杀毒装装机买买设备,没什么发展前景,收入也很普通,稳定的过过日子罢了。
再从科技岗角度分析。现在很多银行的所谓科技岗并不是银行编制,你要看清楚。他会打着银行IT研发中心的旗帜,但并不是正式银行编制。比如工行下面有工行软件研发中心,招商银行下面有招商网络科技公司等等,这里公司编制不等于银行科技岗,切记。他们对于银行类似于电力设计院对于电网,收入可能会高一些,但地位和稳定性远不及银行编制的科技岗。
近年来银行科技岗的招聘人数在稳步递增,这个岗位大家一般直接认为就是搞科技开发,但是具体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薪资水平啥的,却不太清楚,今天小编就从这几个方面来为大家揭秘一下这个岗位。
在某大銀行上海分部的IT部门,本科生的入职年薪大约是12万,两年以后,就往20万上面跑了。
以下是国内某网站对中国银行软件开发岗入职月薪的统计,所以说,科技岗的工资真的不低。
首先,和大部分IT公司相比,工作相对轻松。朝九晚五是比较常见的,午休时间也很长。工作的时候不需要很专注,甚至可以聊天。
因为银行IT工作主要是前端网站界面的设计和后端数据库的维护。而银行的系统已经非常成熟了,大部分东西都有人做过,所以,真正需要做的,前台也就是美化美化界面,后台就是加几张表、约束条件。当然,有时候也会做一些比较难的事情,但是也不会太离谱。
建议不要去银行科技岗,特别是四大行。不是主要核心业务,低位不高。加班多,熬夜多,工资比不上bat,勉强公积金交的多一点。一般小行做业务的,研究生,一般40w税前有的,搞科技的要少很多。上升空间不大,要从一般员工爬到领导,真的难。很多靠后台,看关系,要会做人。
我是计算机专业,我的两个大学同学本科毕业后,A考进了建行研发岗,B面试进了一家做外包的软件公司,同城。该外包公司承接了建行的研发项目,B所在的团队被派到建行驻场研发。A和B在同一间办公室几乎干同样的工作,但A的收入+***是B的4—5倍。可能B的工资随着开发经验积累提高了吧,但我说的是大学毕业的头一年,真事。
年薪的话要看所在地区,和银行性质,刚毕业进去的薪水在税前10-20w不等。我有个朋友毕业之后就去了四大行之一的研发岗,杂七杂八的***补贴加起来不弱于互联网研发平均薪资(大牛除外),工作稳定且清闲,个人认为银行科技岗的确是程序员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不是一定要在软件行业提升身价,追求接触高端技术的话
银行科技岗据我了解有几种,一种是研发,一种是需求,一种是维护。
研发这种工作是最好的,有数据中心、***这类的,这种开发有编制,有户口,而且在国内相对属于垄断行业。自己研发的程序自己使用,而且没有其他产品竞争,这些产品以安全和稳定为主,版本很少受到催促,所以工作强度不大,上下班时间比较固定,除非有特殊时期,市场需求比较紧,会偶尔加个班,能收获不少技术,跳槽技术岗也很方便。
需求这种工作类似于甲方,工作就是收集公司需求,和乙方外包公司对接,推动项目进度,这种工作站在产品角度上,对产品的了解比较多,但是技术方面比较少,时间长会缺少技术基础支撑,只有谈产品的视野。工作时间比较充裕,闲暇时间比较多,可能比较枯燥,而且琐碎的事情比较多。
维护这种工作名如其义,银行有很多软件是外包做的,有一些系统是***购的,维护就是要保证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大部分时间比较空闲,比较枯燥,忙的时候真的忙,闲的时候特别闲。
所以总结来说如果想在开发的路上走得更远,更有技术,银行的研发工作是个好选择,互联网大厂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是享受生活,有房有车,无欲无求,靠工作维持收支平衡,银行科技岗是程序员好的就业选择,编制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的科技到底有多强?
对于中国的科技实力,很多人都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在我们生活当中,普通百姓对于中国的科技实力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只知道中国这些年的科技实力增长很快。甚至不少人认为中国的科技实力还远远低于日本。称日本的都是高精尖的技术,而中国的都是“山寨技术",“***冒伪劣"的技术。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在全球的科技实力排行中,只有美国算第一阶梯,而中英德日等几个国家属于第二阶梯。同时中国在第二阶梯中属于领头羊的位置,并且每年以超高速的增长向美国靠拢,现距美国仍有较大差距。
我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如下,看数据说话。
科技实力的判断主要有两个大方向:一基础研究 二技术应用。
一基础研究水平的判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1自然指数 2研究前沿 3高引用研究者。
1自然指数
Nature Index 汇集了包括 Nature、Science、Cell 等 68 份顶级科研期刊的论文,反映了机构、国家及地区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排行榜以文章发表数量为主要指标,并对于作者贡献比例、不同学科分布进行了加权,最终得到 WFC(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 值进行排名。
中国排名第二(其中中科院贡献最大),仅次于美国。值注意的是前十国家里除了中国增长了13%外,其它国家均有所下降。
2研究前沿
[_a***_]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国一直践行的发展真理。我们都知道西方国家的每一次崛起,无一不是伴随着一场产业革命的发生,十六世纪十七世纪的英国凭借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而19世纪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德国的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开始,使德国成为了19世界末期到20世纪初期的科技强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美国人在原子能、计算机、生物、航天等技术的突破和实践,使美国成为了自此之后的新的科技强国,世界经济强国。我国在近些年在科技研发上面的经费和投入都十分巨大。
我国目前在科技研发支出排名中仅次于美国,2016年美国的科技支出约5100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一,我国的科研投入约2300亿美元,紧跟其后。并且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正在以每年约20%的速度在快速增长,以这个速度计算到2025年前后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就将超过美国。
在发展科技的人才培养方面,我国目前在高等教育方面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美国有43所世界一百强大学,英国和德国加起来有24所,中国的世界一百强大学只有五所,这份排名还是根据教学实力进行的排名,如果按照科研实力进行排名,那么中国的世界百强大学只有清华和北大两所,与美国的差距十分明显。
近些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也发展迅速,2016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为126万份,排在世界第一,美国和日本分别以52万和46万排在第二三位,但是我国的专利有效授权量只有32万,转化率只有25%,而美国的有效授权量有28万,日本有29万,转化率达到了54%和63%。这也意味着在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我们还做的不够好,也意味着大多数的专利都没有实际作用。
目前,中美都是全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国家,一个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科技实力都在进步,目前我国虽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成果斐然,但是也不能忽视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手机绘画科技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手机绘画科技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